在中國市場常見的刀具有高速鋼刀具、硬質合金熱熔鉆刀具、金屬陶瓷刀具及PCD/PCBN超硬刀具等。高速鋼刀具除復雜成型刀具(葉根銑刀,齒輪滾刀,拉刀,絲錐)以外,大多屬于量大價值低的低端刀具。隨著中國制造業(yè)的產業(yè)快速升級,先進切削工藝及硬質合金刀具的不斷推廣,高速鋼刀具在國內市場日益萎縮,目前其份額已不足60%;金屬陶瓷在鋼及鑄鐵的精密車削中保持優(yōu)勢,其市場份額約為2%;陶瓷刀具在高速銑削,尤其是航空難加工材料領域中得到推廣,約占市場份額的1%;超硬材料PCD/PCBN的市場份額約為2%,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屬及黑色金屬的加工。
整硬熱熔鉆鉆頭的現(xiàn)狀鉆削加工是在冷卻和排屑條件較差情況下的成型加工,技術要求高,所以鉆頭產品附加值也高。高端整硬鉆頭的產品主要被用于汽車、航空、工程機械、高鐵、電力設備、動力設備、制冷設備和其它高端的精密機械加工領域。
國內只有少數(shù)幾家刀具公司的產品能進入這些高端制造領域,與國際一線品牌進行競爭。例如,在對刀具要求最為嚴格的汽車發(fā)動機制造領域里,能經常見到的國內品牌也大致只有蘇州阿諾、株洲鉆石和上海工具廠等幾家企業(yè)。近幾年,蘇州阿諾發(fā)展很快,除生產非標鉆頭外,已在2011年開始生產和銷售標準整硬鉆頭。即使在其它精密制造領域里,也只有株洲鉆石和蘇州阿諾的整硬鉆頭與國際一線品牌在同臺競爭。據(jù)粗略統(tǒng)計,2010年中國約有9億元高端整硬鉆頭的市場需求規(guī)模,而高端整硬鉆頭的國產化率大致只有15%左右。
目前中國市場上常見的高端整硬鉆頭主要來自歐、美、日等工業(yè)發(fā)達國家,如山特維克、肯納、鈷領、蒂泰克絲、瑪帕和日本的三菱、住友、歐士機等。據(jù)國際模協(xié)秘書長羅百輝調查,這些企業(yè)大多在新加坡或大陸備有大量的標準鉆頭庫存,而且把一些非標鉆頭的生產也放到中國。韓國、臺灣的鉆頭產品質量也不強,所以市場上也不多見。
大部分國內熱熔鉆刀具企業(yè)與國際一線刀具品牌在整硬鉆頭方面的差距主要在于設計理念、制造細節(jié)、材料選擇和涂層處理等。國內外鉆頭性能差距最大的具體產品有:加工鋼件的鉆頭、替代槍鉆的深孔麻花鉆、加工高溫合金、高硬度鋼等材料的鉆頭。在這些領域,國內只有個別企業(yè)掌握了設計和制造技術。整硬立銑刀的現(xiàn)狀整硬立銑刀可分為通用型和高端型二類。一般來說,通用整硬立銑刀的技術難度相對較小,產品質量與國外的差距不是很大。事實上,中國的絕大部分硬質合金刀具企業(yè),包括民營刀企、國有工具廠和在大陸的臺灣刀企都以生產整硬立銑刀為主業(yè)。國產整硬立銑刀以較低的價格占領中國的大部分中低端市場,競爭也十分激烈。
但在一些難加工、高速銑削等高端制造領域里,中國整硬立銑刀的質量與世界一線品牌刀具之間仍有一定的差距,例如:高硬度材料加工用銑刀、高速銑刀、鈦合金銑刀、石墨銑刀、航空合成材料銑刀、精密銑刀等。這些整硬立銑刀的附加值較高,且主要市場份額由國外廠商占據(jù),如山特維克,肯納,黛杰,日立,F(xiàn)rasa,Prototyp,SGS,Jabro,OSG,Hanita,LMT等。
2010年中國市場約有15億元左右的高端整硬立銑刀需求量,國產化率接近30%。目前面對的挑戰(zhàn)及需要改進的地方主要包括:機械和結構特性:硬度、強度、耐磨性;熱和化學特性:耐熱性、絕緣性、催化性;生物特性:適應性、殺蟲特性;電子和光學特性:反射性、透明性等。
“近年來,(Ti,Al)涂層的硬質合金熱熔鉆刀具在高性能刀具市場上已經占據(jù)了主導地位。在某些特殊應用場合的高需求促進了特殊涂層或精確涂層的發(fā)展。”國際模協(xié)秘書長羅百輝指出,必須正視中國刀具企業(yè)和國外企業(yè)間的差距,包括基礎技術、創(chuàng)新能力、推廣能力和服務能力等。應該讓用戶需求和刀具企業(yè)成為創(chuàng)新主導,龍頭企業(yè)應在技術應用領域做好帶頭示范作用。不過沈壯行表示,國內部分重點骨干企業(yè)和新型優(yōu)秀民營企業(yè)在發(fā)展現(xiàn)代高效刀具方面跨出了非常可喜的一步,如株洲鉆石、廈門金鷺以及阿諾刀具等,這些企業(yè)重視技術進步,將服務放在首位,在相關領域取得了明顯成效。